栏目备份 >

栏目备份

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2019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12 浏览次数:

  按照《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第二十三条规定要求,校学术委员会年度报告对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对学术委员会的运行及履职情况进行总结。

一、2019年学校学术水平、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评价

2019年,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

1. 师德师风建设

2019年,学校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营造弘扬高尚师德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持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合肥工业大学关于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实施意见》(合工大党发〔20197号)和《合肥工业大学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合工大党发〔201946号)两个文件,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落实师德考核,加大表彰先进力度。全面实施教师师德考核基层党组织两级负责制,即教师师德考核由所在系党支部书记负责评议,所在学院党委负责审核。按照上级要求,初步建立我校师德违规查处通报和报告制度。围绕教育部关于“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的教师节主题,认真开展庆祝第35个教师节相关活动。努力营造尊师重教,弘扬高尚师德的浓厚氛围,展现广大教师爱国奋斗、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

注重负面约束,做到有诉必查。按照教育部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十项准则”,把落实“十项准则”作为师德师风建设首要任务抓紧抓好,让广大教职工知晓底线行为。完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

2. 学科建设

坚持凝练学科方向、突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取得了新进展。高质量完成“双一流”中期建设目标任务,“工程管理与智能制造”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科方向更加明确,优势特色更加鲜明。

双一流”建设工作。2019年我校“双一流”引导专项按照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四类建设。根据教育部要求, 2019年6月-9月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并成立了中期检查工作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中期自评分为动员布置、自我检查、撰写报告、专家评议、修改完善、审定上报等六个阶段。2019年8月学校召开了“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专家评议会,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全面完成中期建设目标任务,建设的符合度、目标的达成度高。

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将风景园林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对应调整为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对应调整为法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对应调整为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制订学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工作实施细则。

3.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学校确立以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聚焦原始创新和重大需求,深化科研管理、整合科研资源,创新性科研成果不断呈现。

科研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余项,其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点项目4项、重大科研仪器专项1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8项,其中主持项目1项、主持课题6项,首次获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涉密)1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获批主持省科技重大专项5项,参与立项11项。获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1项,其中主持7项。新增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计划类项目70项,其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项。

科研基地取得新进展。2019年获批“大数据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安徽省“一室一中心”项目“智能互联系统安徽省实验室”的申报和可行性论证,已通过省科技厅认定。积极参与列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安徽省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获批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项目。获批省发改委“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利用工程实验室”,省教育厅“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重大疾病代谢及营养调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共建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16个。

科研成果产出快速提升。ESI全球排名由2018年的第1374位上升到2019年11月的第1248位。2019年度我校获得各类奖励共计57项。其中,“人机协同的智能移动微创医疗装备系统关键技术”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同时以第二完成单位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7项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7项(4项第一完成单位)。5项成果进入其他省市获奖项目,8项成果进入社会力量设置的科技奖励名单。获得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4.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不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外引内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显著增强。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2人通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4人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全职引进正高级人才15人,其中黄山学者5人。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2人。配合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2019年度聘任清华大学刘静教授等11人为我校兼职教授,聘任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 Chennupati Jagadish AC院士、美国智能自动化公司石怡首席研究员2人为我校客座教授。

5.人才培养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紧紧围绕“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的总目标,深入落实“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集成教育教学体系,着力培养一流人才。

深化“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内涵建设。制订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工字型”课程结构。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资源建设,推动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

积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出台《合肥工业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一流师资、一流教学设备、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的“五个一流”的建设标准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形成国家、省、校三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获批“中央赛道”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设立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获批五个本科备案专业,新申报三个本科备案专业。

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将课程思政、专创融合、过程管控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形成了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训练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激励评价体系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100》排行榜中位列第15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迈入全国第一方阵。2019年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再创新高,共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886项。

大力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按照“以能力为导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订2019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持续推进学位论文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延期毕业全日制硕士生及非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位论文100%盲审、博士学位论文5位专家盲审制度,保持了教育厅组织的硕士学位论文抽查评估优良率高于90%。实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院两级管理和校企联合培养。

6.学术影响力

学校强化质量导向,完善激励政策,加强成果培育,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1)学术论文

根据科睿唯安公司公布的2019年度“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8)”名单,我校有三位学者入榜。入榜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科技论文的最新统计发布结果,我校CSTPCD 2018收录论文数量在高等院校排名榜中排46位,我校SCI论文的排名近年来稳步上升,2018年度SCI论文排60位、EI论文排42位;我校2009-2018年5330篇SCI论文被引用71203次,在全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列第80名。2018年论文被收录及引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校高论文情况:2018年度我校SCI论文中,卓越科技论文共1271篇,国内高校排名48名,较2017年度有提升。高端论文产出情况如下表所示。

2)学术交流

校学术委员会负责指导、资助各学院和有关部门开展学术交流与讲座,在校园网单独开辟“报告讲座”专栏,2019年度共发布561余场学术报告信息,其中东南大学曹进德、华南理工大学高松等院士报告15场,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的Hark Hoe Tan教授、清华大学王元清教授、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冯锦璋总经理等国内外学者和企业高管546余场。进一步加强了学术交流,活跃了校园学术气氛。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06〕10号)、《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内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管理的意见(修订稿)>的通知》(合工大党发〔2018〕96号)等文件要求,规范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报告讲座发布流程。

二、学术委员会学术事务管理

1.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与评价工作中重视科研诚信道德建设的导向、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发展的学术研究环境,经2018年12月11日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建立“重点监控期刊”目录。2019年1月4日在办公系统发布《“重点监控期刊”目录》(合工大学术字〔2019〕1号)。《“重点监控期刊”目录》来自国内学术机构公布的“需重点监控和评估的期刊”、“学术期刊负面清单”等,经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分委员会、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审议后形成。

2.学术事务管理工作

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权力机构,校学术委员会认真履行其在学校学术事务管理中的职责。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合工大政发〔2016〕128号)规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审定、审议、评价和咨询等职权。2019年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分委员会召开本学部全体会议6次。一年来共开展学术审议和审定7项(次)、学术评价8项(次)、学术咨询3项(次),发挥了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原则,严肃查处学术不端事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和配合,完善学术不端查处工作机制,2019年受理和调查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5项,目前均已完成调查和学术认定工作。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协助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协助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学风建设的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学风政策宣讲与教育,编制并上报学风建设年度报告,认真做好学风建设专题调研工作,积极参加学风建设专题培训。对学风建设网站的工作动态、学校文件、规章制度和警示教育的栏目内容进行更新,加强栏目维护。

4.分委员会工作

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涉及到的学术评价、高水平论文认定、研究生交流年会优秀成果和科技标兵的学术评审、学术不端的鉴定等学术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学部分委员会、学院分委员会的作用。

2019年度,校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对涉及需伦理审查的项目进行伦理审查和备案。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医学伦理审查7项,实验动物研究的伦理审查1项,科学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批22项,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2项。

三、结束语

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收官之年。新的一年,校学术委员会将继续尊重学术自由,发扬学术民主,弘扬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在学校工作的整体布局中,完善学术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学术事务上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