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我,最美的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日期:2019-09-23  字号:   【打印

校内各单位:

  按照《中共合肥工业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学校着力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力求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广泛动员、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活动,以演讲报告、交流研讨、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

  二、活动安排

  1.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校级演讲比赛

  在校级层面组织开展教师演讲比赛,讴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学校办学以来发展建设的成果,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进一步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激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爱国热情,充分展示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广大师生更加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立志爱岗敬业、奉献国家,为培养一流人才、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打牢文化根基。各二级单位结合实际开展相关活动,如邀请校内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代表作讲座等。

  2.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本着“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宗旨,各党支部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化,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各党支部组织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至少参加1次志愿服务,至少为身边群众办1件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3.同讲共上一堂思政大课

  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面上动员的基础上,组织遴选优秀学生围绕《我的身后是我的国》《用奋斗的青春 告白最美的国》《合工大助力中国科技》为主题,自主备课、自主讲课,集中组织至少一场学生自主授课、学生自主听课的思政大课。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教学内容把关,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课程组织落实。

  4.开展“励志担当成才,青春告白祖国” 优秀大学生主题报告会

  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各学院承办,面向全体2019级新生开展“励志担当成才,青春告白祖国”为主题的优秀大学生主题报告会,通过十佳大学生党员、十佳素质标兵、优秀学生代表等讲述成长故事,积极传递“信念坚定、志存高远、勤勉好学、知行合一、自立自强、民族融合、爱国报国”等青春名片,使全体新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自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明确的目标、奋进的姿态、积极的行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

  5.集中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暑期社会实践感悟分享及成果展示活动

  按照教育部、团中央统一部署,结合全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情况,由校团委牵头、各组团单位自行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交流分享活动,并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及海报、展板等形式全面展示社会实践丰硕成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6.开展一次“讲史堂”特色精品活动

  依托机械工程学院体验式理论学习的常态文化产品“讲史堂”,集中开展一次党史国史主题教育活动。利用评书评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由学生自主进行党史国史讲授,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三、组织部署

  1.要提高政治站位。“奋斗的我,最美的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是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全校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要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层面制定工作方案,立即组织实施。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广大师生自觉主动参加“奋斗的我,最美的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3.要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各级各类校园宣传平台、主流媒体平台和社会网站平台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构建全方位媒体传播矩阵。尤其重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介平台,如校园官方微信微博账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对本次活动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我校师生员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各单位按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规定的时间节点,及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材料(文字及图片资料)。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组织部

201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