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 对AI典型方法机理的理解以及在PE领域应用的体会
发布日期:2025-05-14  字号:   【打印

报告时间:2025年5月19日(星期一)9:30-11:30

报告地点:学术会议中心三楼报告厅

杨耕 教授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举办单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报告简介

人工智能技术(AI)既是认知和科技工具的变革,也是认知和科技变革的工具。今天AI发展迅速,非研究AI的理工学子要跟上这个发展,应该基于“第一性原理”学习其典型方法并积极实践。

本次讲座主要内容有:重点介绍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机理、AI所借鉴的其他学科成果、以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内容、以及基本的AI推理方法。此外,讲座还将结合作者的科研实践,介绍AI技术在电力电子领域应用的实例与挑战。

欢迎参会者具有《AI导论》基础,更希望积极讨论交流。

报告人简介

杨耕,原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导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日本上智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1994年在日本学习和工作;1995~1999年历任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教授;2000~2023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任研究员。曾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2005~2007年度中达学者称号等。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电源学会变频电源与电力传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IEEE高级会员等。科研领域为电力电子系统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建模技术,以及AI技术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