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15:30-16:30
报告地点:翡翠湖校区科教楼B座一楼大数据中心报告厅
报 告 人:史保森 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举办单位:物理学院
报告简介:
发展高灵敏的微弱信号探测技术有助于提高对目标的感知能力。人们一般通过探测物体的辐射波(被动探测)或反射回波(主动探测)来探测物体。物体辐射波的波长与物体温度有关,一般在中远红外波段。通过分析中远红外光谱可以获取生化材料的结构信息,也能通过红外成像识别物体的几何特征信息等,由此发展起来的多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近自然条件下的检测场景,如医学诊断、环境监测、探矿、食品成分分析和特定目标的识别等,因此中远红外信号探测是感知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报告主要介绍近年来发展的基于频谱迁移技术的中远红外波段信号探测方法。在简述工作原理、阐明新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着重汇报该技术在气体检测、医学断层扫描、高光谱成像、特定目标探测等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报告人简介:
史保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合肥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支持。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项)、“973”子课题、科技创新2030等科研项目。目前主要从事微弱信号检测﹑量子通信﹑光量子技术和结构光场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包括Nat.Photon.、Nat.Phys.、Nat.Commun.、Sci.Adv.﹑PRL/X、 Light、Optica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近200篇学术论文,拥有相关专利10余项。部分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等,多次获得中科院优秀导师奖,入选安徽省高水平导师,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是中国光学学会光量子科学与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量子通信专委会委员、安徽省光学学会理事,是国际知名期刊J.Phys.B和Photonics编委,担任Frontier in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编辑﹑国内《量子电子学报》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