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华沙龙讲座: 功能材料化学系列报告六则
发布日期:2024-12-05  字号:   【打印

告时间:2024年12月7日(星期六)10:00-18:00

报告地点:学术会议中心二楼报告厅

举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术报告信息(一)

报告题目镍催化的络合性元素手性构建

报 告 人:张清伟 博士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简介

磷、硫等络合性元素手性化合物在不对称催化、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但其催化不对称合成面临一定的挑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手性磷、硫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实现了二级膦和二级膦氧化物的系列不对称转化,并在磷化学相关反应机理的研究和启发下,实现了镍催化的碳-硫键的构建,合成了一系列的硫手性烯基亚砜化合物。

报告人简介

张清伟,分别于2007、2012年获得兰州大学学士、博士学位,之后在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独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磷、硫化学研究,发展安全、高效的磷、硫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新型磷基功能分子的应用。作为通讯作者在Nat. Catal., Nat. Synth.,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 Ed.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学术报告信息(二)

报告题目针对农业环境修复的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报 告 人:吴正岩 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报告简介

针对农药、化肥和重金属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采用物理辐照结合化学技术制备功能化纳米材料,以制备的材料作为载体研发出农药和化肥控失剂以及重金属修复剂,应用到农业生态环境中可以显著减少农药和化肥的迁移和流失,有效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高效抓取并抑制重金属离子,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为修复农业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报告人简介

吴正岩,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现任中国化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0年12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汪尔康院士;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路易·巴斯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7月至2008年9月在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担任研究助理;2008年10月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强磁场与离子束物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研发及其农业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目前已在Scien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Nano, Applied Catalysis B, Biomaterials, Water Research, Small, Carbon,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承担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安徽省重大专项,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学术报告信息(三)

报告题目血管介入磁控软体机器人

报 告 人:王柳 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中风和动脉瘤破裂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传统机械导丝因固定端头限制,在复杂血管中操作困难,且医生需在近X光环境中手动操作,面临辐射风险。磁控机器人技术为血管介入手术提供了新思路。报告将介绍两种磁控机器人在血管手术中的应用:(1)磁控导丝机器人:针对缺血性中风的血栓清除手术,基于非线性细长杆理论,解析导丝大变形与控制磁场的关系,研究其在真实血管中的磁控操作。(2) 磁控纤维机器人:用于动脉瘤栓塞手术,通过外磁场控制实现形态变化、血液中驻留与螺旋前进,并完成动脉瘤内的栓塞。

报告人简介

王柳,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2019年获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工程力学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2022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特任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是面向医疗健康的柔性结构与软材料力学,旨在开发新一代智能柔性结构与软体机器人。近五年,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国际顶尖综合类、力学、材料、生物类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 Science Robotics,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10篇NS子刊,学术引用累计7000多次。担任Nano-Micro Letters 青年编委。获2023年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精英榜(健康与科学领域),2023年首届交叉科学大会学术新秀。


学术报告信息(四)

报告题目:聚合物高性能成型技术与应用

报 告 人赵朋 教授

工作单位浙江大学 

报告简介

聚合物产品质量轻、机械性能好、功能优良,在国家支柱产业中应用极其广泛,但在成型过程中如何实现精密化成形与功能化成性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将机械、材料、声/磁学有机交叉与结合,提出聚合物高性能成型技术,系统介绍成形工艺智能调控、大批量产品质量智能预测、超分辨率柔性磁触觉传感器、三维力解耦磁触觉传感器等成果,并对研究成果的应用进行介绍。

报告人简介

赵朋,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一直从事聚合物高性能成形技术及装备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年来,在Science Robotics、Advanced Materials等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被引用3300余次;主编Springer英文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4件(美国4件);研究成果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3)、2021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1)等。


学术报告信息(五)

报告题目给LED“拍片子”——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仪的发明与应用

报 告 人樊逢佳 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简介

LED 的核心工作原理是电子空穴在电场驱动下发生辐射复合,因此探明LED 中的电子空穴的行为,以及电场分布情况对于分析和理解LED的工作与失效机制至关重要,对于推动下一代先进显示器件,如量子点LED,OLED,micro-LED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已有的仪器设备无法达成此目的。基于此背景,报告人自2017年开始研发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仪,同时完善相关理论,用于原位探测 LED 在运行工况下载流子的时间、空间和能量信息,同时分析电场分布情况。目前,该技术基础原理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 PCT(ZL202011470295.0,PCT:WOCN21071264)。在本次报告中,我将汇报我们利用该仪器研究量子点LED中两个关键科学问题:(1)绿色磷化铟量子点LED性能限制因素;(2)氧化锌纳米晶在量子点LED中的神奇作用。

报告人简介

樊逢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导师为俞书宏院士,2018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从事物理-化学-信息学交叉科学研究,专注于II-VI和III-V族量子点LED,OLED机制研究。发明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仪,用于原位研究LED中载流子和电场行为;基于此光谱仪,提出一系列物理模型,用于理解和指导优化器件制备。承担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金委面上项目等。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ture Photonic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Nano Letters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受邀为Nature Review Electrical Engineering就量子点LED机制为主题撰写综述。


学术报告信息(六)

报告题目:面向精准治疗的多功能细胞封装器件

报 告 人王龙海 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简介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衰老相关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无法满足复杂衰老疾病的治疗需求,且疗效常常不尽人意。细胞药物作为第三代药物,已被广泛视为一种重要的精准医疗手段,尤其在肿瘤、1型糖尿病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特异性和持久疗效。细胞治疗结合细胞封装技术,通过将外源性细胞药物封装在具有免疫隔离屏障的器件中并植入体内,能够实现持久的治疗效果,避免了后期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本报告将围绕细胞封装技术中存在的乏氧问题,介绍一系列富氧型多功能细胞封装器件,并探讨其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报告人简介

王龙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2007 年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并获优秀毕业生奖;2016 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获中科院院长奖;2016年12月至2022年4月,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先后任博士后和副研究员。2022年6月回国,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专注于多学科交叉研究,致力于合成功能性生物医用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生物科技领域。其中,细胞治疗的研究重点旨在开发可临床转化的“多功能集成式细胞封装平台”,用于1型糖尿病和慢性创面等疾病的治疗。迄今为止,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Chemical Review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并已申请美国专利和国际专利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