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9:00
报告地点:材料楼601室
报 告 人:张新房 教授
工作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举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简介:
核电站不可更换的关键构件在高温、高压、辐照等恶劣环境下产生的位错环、纳米团簇等损伤缺陷,恶化了材料性能,严重影响了核反应堆的运行安全与使用寿命。基于高温长时的传统热处理方法易使强化组织发生相变,诱发材料性能退化,进行损伤修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需开发绿色高效的损伤修复新技术来解决核电关键构件辐照损伤性能难以低温原位修复的问题。张新房教授一直致力于服役损伤微结构的电磁调控行为研究,率先提出了电磁场作用下反应堆结构材料性能老化再生新技术,开发了核电关键构件服役损伤电磁原位修复新装备,实现了对使役损伤构件的修复与延寿。
报告人简介:
张新房,二级教授,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现任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鹿城实验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等。长期致力于先进金属材料绿色低碳冶金新技术研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华龙一号”电磁修复平台、省重点研发等课题50余项,累计经费超过1亿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7件(其中:美国专利2件、日本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2项。任五个期刊编委及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