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产权探讨等系列讲座四则
发布日期:2025-04-24  字号:   【打印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13:00-16:00

报告地点:学术会议中心三楼报告厅

举办单位:文法学院

学术报告信息(一)

报告题目:数据产权探讨

:余筱兰 教授

工作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报告简介

大数据时代,开发和运营数据产品成为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基本条件,然而数据产品开发和运营本身,需要互联网企业投入资本、技术和人力,因此如何保护数据产品就成为新时代的立法课题和司法难题。

报告人简介

余筱兰,法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民法学基础理论、数据法学、网络著作权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获安徽省高端引育人才“拔尖人才青年学者”称号,校“学科后备人才”称号,曾在牛津大学(一年,CSC公派)、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年,学校公派)、香港大学(三个月,学校公派)访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评审专家,安徽省省属高校网络法治研究专家;多个国际SSCI期刊评审、牛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安徽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芜湖湾沚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安徽省法律法学专家库专家等;芜湖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成员。


学术报告信息(二)

报告题目: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实验室建设经验

:顾东晓 教授

工作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报告简介

围绕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实验室建设相关问题展开经验交流与探讨。

报告人简介

顾东晓,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副主任。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入选安徽省杰青。主要从事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健康治理、数字公共卫生管理等研究。先后主持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JASIST、ISF、I & M(3篇)、IJPR、JMIR(2篇)、IJPE、AIM(2篇)、KBS、ESWA、管理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刊、管理科学学报、公共管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包括SCI/SSCI论文75篇、CSSCI论文近30篇。


学术报告信息(三)

报告题目:数字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信息的反垄断规制进路

:丁国峰 教授

工作单位安徽大学法学院

报告简介

随着平台经济依赖海量消费者数据构筑竞争壁垒,数据锁定已成为数字市场新的垄断风险。本报告借鉴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和中国《反垄断法》修订的最新实践,提出以数据可携权、互操作性义务与算法透明为核心的分层前置规制框架。通过在滥用行为判定中引入“信息收益—隐私损失”衡量,并辅以动态结构性救济,旨在打破数据壁垒、恢复平台间有效竞争并同步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报告人简介

丁国峰,安徽大学法学院暨安徽大学经济法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法学》《经济法论丛》《行政论坛》《河北法学》《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等CSSCI核心期刊上以独著或合著方式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撰写独著3部,合著3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2020年度安徽省哲社规划项目重点项目1项、2013年度云南省哲社规划青年项目1项、2012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1项等若干纵向项目,主持2项横向项目,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在省部级学术著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8次,其中2016年5月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


学术报告信息(四)

报告题目:包容审慎监管理念下的AI治理统一立法思考

:吕中国 副教授

工作单位淮南师范学院

报告简介

包容审慎监管理念要求在立法中既为人工智能创新预留“沙盒”空间,又设置动态“红线”确保安全与伦理底线。统一立法应确立风险分级—场景分类的监管框架,通过强制合规算法评估和责任分担机制,实现技术治理、数据保护与竞争政策的协同。同时赋予监管机构灵活授权与实时调整权,配合社会自律与第三方审计,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 AI 监管生态。

报告人简介

吕中国,淮南师范学院副教授。安徽省招标采购协会评标专家、省发改委综合评标库评标专家,扬州、德州、许昌等多地仲裁员,安徽省仲裁协会第二批仲裁专家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