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25年5月9日(星期五)16:00
报告地点:纬地楼515室
报 告 人:王法承 副教授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举办单位: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报告简介:
深水油气开发关乎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和能源安全保障。海洋已成为国内外油气产量的主要增长极(>70%),主要来自300–1500米的深水区。海底管道是深水油气回输陆地的“主动脉”,然而因其隐蔽性和极端海况环境,使得深水管道安装技术极具挑战,但又直接影响油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因此成为各国深海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管道超长细管体(长径比>5000)在船-流-土多体耦合作用下结构性态极难预测和调控,导致安全作业效率多年鲜有突破。为此,项目围绕国家深水油气开发重大需求,聚焦关键科技难题,在复合管道多材料协同、多阶段损伤、多体耦合分析等核心理论难题开展研究探索,在南海番禺35-2/1、深海一号等重大工经得以实施与推广。
报告人简介:
王法承,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助理、特别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ICE Fellow,英国IMarEST Fellow。担任SCI期刊、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刊 Maritime Engineering 主编及3本领域主流SCI期刊编委。长期从事海底管道设计、建造、安装、运维中的计算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成果被纳入美、英设计指南(EN 1993-1-4、AISC 370等)。近5年发表SCI论文40篇,主/参编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等12部,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